【字號: 】
香港新聞網12月22日電 冬至,是一年當中晝最短、夜最長的一天,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會聚在一起吃湯圓象徵圓滿!古人更是將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,因此還有吃湯圓、平安長一歲的習俗!現今湯圓的口味愈來愈多,也愈來愈有創意,甚至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,但是你吃的到底是湯圓還是元宵呢?
聰明吃湯圓,熱量不爆表
湯圓和元宵的原料都是糯米粉,冬至傳統吃的是小顆無包餡的湯圓,會將糯米粉與水混合後,搓製而成,且通常會作成紅白兩色增添喜氣。近年來才逐漸發展出不同口味的包餡湯圓,會將做好的糯米粉團包入餡料再搓圓,最常見的口味非花生與芝麻莫屬。元宵節吃的元宵則是先將餡做好分小塊,再放到裝有糯米粉的竹篩中,不停搖晃使其裹上一層層的糯米粉,最終成品即為元宵,也因做法上的差異導致元宵表面不如包餡湯圓光滑。
每到冬至,南方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(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)
究竟要如何開心過節,添歲但不“變圓”?湯圓無包餡的傳統紅白小湯圓,十顆約70卡路里,相當於1/4碗白飯;而一顆包餡湯圓熱量約在65-75卡路里,且餡料因製作過程需要往往除添加糖外,還需要加入油脂製做,因此熱量不容小覷。再加上傳統習慣搭配甜湯,糖量繼續往上飆升!
建議大家冬至吃湯圓過節,可以和親朋好友互相分享、分攤熱量,亦可減少當日正餐全榖雜糧、白飯的攝取量。另外也要提醒湯圓由糯米粉製成,吃多容易脹氣,腸胃消化能力較弱的人需特別注意,記得細嚼慢嚥不過量食用,才能開心過節不掃興!